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株洲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中部中心、湖南省科学技术事务中心、湖南省火炬创业中心、株洲市科学技术局、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
协办单位: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元区)、株洲经济开发区、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株洲市产业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有限公司、株洲北斗时空信息研究院
执行单位:株洲市北斗产业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大赛设组委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执行单位共同组成,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株洲市科学技术局,负责大赛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
二、参赛条件
大赛分为企业组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组(团队组),其参赛条件如下:
(一)企业组
1.参赛企业在国内依法注册的非上市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
2.企业所拥有的相关知识产权无产权纠纷。2025年1月1日之后注册的企业不作知识产权已授权要求,相关部门受理其知识产权申请即可报名。
3.前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或行业总决赛或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中等次奖获奖企业不参加本届大赛。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组(团队组)
1.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项目负责人须为各高等学校、技师学院的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20年6月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高校青年教师、青年科技工作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对女性及来自一线岗位的科技人才放宽至42周岁(1983年1月1日以后出生)。2025年5月1日前团队核心成员均未在国内注册成立企业。
2.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
3.参赛团队拥有科技创新成果和创业计划,参赛项目的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无知识产权纠纷。
4.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中等次奖获奖团队不参加本届大赛。
三、参赛方向
(一)北斗创新技术
1.北斗关键技术:突出北斗定位、导航、授时与通信,通导遥融合,室内外融合导航定位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满足低成本、高频率、高安全、高可靠和高精度的核心需求。
2.北斗技术融合:强化北斗与人工智能、5G/6G通信、量子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和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
3.北斗核心装备:突出北斗融合芯片、模组、终端等核心部件,以及北斗产业链相关装备的技术创新。
(二)北斗规模应用
1.北斗政府侧应用。突出北斗在交通、公安、住建、水利、农业、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和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2.北斗+轨道交通。突出北斗在列车智能驾驶、智能调度、智能运维,列车故障监测预警、轨道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与测绘、隧道等复杂环境中高精度定位和乘客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3.北斗+低空经济。突出北斗在自主飞行、巡检、测绘、低空飞行服务、对地观测、应急救援指挥和通航机场智慧化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4.北斗其他应用。突出北斗在环境监测、低碳环保、物流服务、健康养老、自主驾驶和共享经济等领域的应用。
四、大赛流程
大赛分报名与审核、初赛、半决赛、决赛、颁奖环节。
报名:企业组参赛登录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官网(www.cxcyds.com)进行注册和身份认证后,按报名系统要求提交完整报名材料。大学生创新创业组(团队组)在大赛官网下载报名表格,按要求填写完整后,将报名表与相关附件提交到zzcxcyds@163.com。其他报名渠道均无效。大赛不向参赛企业和团队收取任何费用。
注:各参赛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需对参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负责,保证提交的参赛资料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若填报和上传的资料涉及国家和企业秘密,请提交前做好脱密处理。因资料提交不及时、不规范导致的后果由参赛单位和项目负责人承担。
报名截止时间:拟于2025年8月10日18:00截止
审核: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参赛项目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严格审核。若需要项目补充材料的,采取一次性告知原则。经审核确认的项目报送大赛组委会纳入初赛环节。
审核确认截止时间:拟于2025年8月13日截止
初赛:由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按企业组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组(团队组)分别进行比赛,采用材料评审方式进行评选。晋级比例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数的40%,比赛得分低于75分的项目不得推荐晋级(总分100分)。
初赛时间:拟于2025年8月中下旬举办
半决赛:由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按企业组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组(团队组)分别进行比赛,采用线上答辩的评审方式。答辩采取“7+5”模式进行,即参赛项目负责人陈述时间7分钟,评委问答时间5分钟。取所有评委的平均分为项目最终得分,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晋级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初赛项目总数的40%,比赛得分低于75分的项目不得推荐晋级(总分100分)。
半决赛时间:拟于2025年8月下旬举办
决赛:作为“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前序活动,由大赛组委会负责,按企业组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组(团队组)分别进行比赛,采用现场答辩的比赛方式。答辩采取“8+7”模式进行,即参赛项目负责人陈述时间8分钟,评委问答时间7分钟。每组评委由4名创投、金融或管理评委、2名技术评委和1名财务评委组成。比赛得分计算方式为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取剩下5个评委的平均分为项目最终得分,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决赛时间:拟于2025年9月上旬举办
颁奖仪式:大赛颁奖仪式将在“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启动仪式上举行。
颁奖仪式时间:拟于2025年9月24日举办(根据北斗峰会时间确定)
五、奖项与支持
(一)奖项设置
根据比赛成绩依次确定奖项,按企业组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组(团队组)各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
若比赛得分出现并列影响奖项取舍,则取技术专家平均分高的项目。根据上述程序后,若还出现并列情况,则由评审团集体讨论决定。
(二)配套支持服务
1.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大赛组委会围绕北斗应用专业赛的参赛项目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北斗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以及与产业对接,优秀参赛项目均可入驻成果转化基地,享受专业团队的一对一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
2.开展北斗应用场景对接服务。大赛组委会围绕参赛方向联合国内北斗技术应用龙头企业、行业组织、权威专家共同发布北斗应用场景需求,举办北斗应用技术讲堂,建立参赛项目应用场景服务需求目录,通过公开或闭门会议等方式组织技术交流与合作,提供技术试用、验证服务,助推项目产业化。
3.实施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专题服务。结合“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举办契机,在本届北斗国际峰会上为优秀参赛项目面向全球北斗产业链开展展览展示、项目推介服务;为获得名次奖的项目提供参加本届北斗国际峰会专题论坛、学术交流机会。
4.开展双创孵化与推介服务。依托大赛专家为参赛项目开展全方位的孵化服务,提供商业计划逻辑梳理、技术与市场评价、应用场景对接等服务;赛后组织投融资辅导与推介、园区落地、产业链对接等服务;并通过合作官方媒体开展深度宣传报道;获奖的优质项目在株成果转化落地,可以按照《株洲市“先投后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支持。